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,我們的祖先就已經(jīng)開始使用榫卯了。
高束腰抱肩榫
榫卯結構,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工藝創(chuàng)造,有著悠久的歷史。70多個世紀以來,這種藝術工藝經(jīng)由不斷地發(fā)展和再創(chuàng)造,技術和工藝都已經(jīng)相稱熟練。中國傳統(tǒng)家具(特別是明清家具)之所以達到今天的水平,與對這種結構特征的運用也有著直接的關系,恰恰是這種巧妙結構的運用,晉升了中式家具的藝術價值。
榫卯結構組合的家具更結實耐用。
可以說,中式家具不使用鐵釘,是一種傳統(tǒng),是商定俗成的,是上風的延續(xù)和發(fā)揚光大。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稱之為傳統(tǒng)家具,榫卯結構是核心。
主要表現(xiàn)在以下五個方面:
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頭
第一,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,是木件之間多與少、高與低、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,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。而鐵釘連接就做不到。好比,用鐵釘將兩根木棖做T字型組合,豎棖與橫棖很輕易被扭曲而改變角度,而用榫卯結合,就不會被扭曲。
第二,金屬輕易銹蝕或氧化,而真正的紅木家具,可以使用幾百年或上千年。很多明式家具距今幾百年了,雖顯滄桑,但木質(zhì)堅硬如初。假如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家具,很可能木質(zhì)完好,但因為連接的金屬銹蝕、疲憊、老化等,而使家具散架。
夾頭榫(腿足上端嵌夾牙條與牙頭)
第三,榫卯結構的家具便于運輸。很多紅木家具是拆裝運輸?shù)模搅四康牡卦俳M合安裝起來的,非常利便。假如用鐵釘連接家具,雖說可以做成部門的分體式,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較多的家具,就做不到了。
第四,榫卯結構的家具便于維修。不管什么樣的家具,使用長久了都需要維修維護,而純正紅木家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。舉個例子,某一根棖子折斷了需要更換,用榫卯連接的家具就能輕易維修,而用鐵釘連接的家具,做這種拆卸更換就不象榫卯結構家具來得輕易。
第五,因為紅木木質(zhì)堅硬,而鐵釘是靠擠和鉆勁硬楔進去的,此過程極易造成木材劈裂,這一點木工師傅都非常清晰。
通過以上的比較,我們不難看出,使用榫卯連接紅木家具比使用鐵釘有更多的好處,可以大大晉升紅木家具的內(nèi)在品質(zhì),這大概就是為什么純正紅木家具一定要用榫卯,而不使用鐵釘?shù)脑蛄耍?/span>